- 相關推薦
秋分如何養生
導語:秋分到來,天氣也越發變得涼爽起來,這個時候也是比較容易出血一些疾病的,所以養生也就成為了很重要的事情。那么秋分到底如何養生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秋分之際如何養生
精神調養:
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體質調養可選擇我國古代民間九九重陽(陰歷重陽節)登高觀景之習俗,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所有的憂郁、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這是養生中的養收之一法,也是調節精神的一方良劑。
飲食調養:
中醫也是從陰陽平衡方面作為出發點,將飲食分為宜與忌。有利于陰平陽秘則為宜,反之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對于那些陰氣不足,而陽氣有余的老年人,則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也不宜過分進補;對痰濕質人應忌食油膩;木火質人應忌食辛辣;對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論是哪種人,其實質都應防止實者更實、虛者更虛而導致陰陽失調。飲食調養方面要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做到《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的:“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方面,中醫也是注重調和陰陽的。在食與藥的一體營養觀中,強調同屬天然產物的中藥和食物,某些性質,特別是補益或調養人體的陰陽氣血之功能本來就是相通的,有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本草、方劑典籍中不難發現食藥同用的例證,古代醫者把烏雞、羊肉、驢皮、蔥、姜、棗等視為陰陽氣血之用,或調補胃氣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譜和菜肴中,又不難發現有很多藥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黃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類。當藥食調配得當時,可提高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運動調養:
秋分是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應隨“長夏”到“秋收”而相應改變。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運動、起居、飲食、精神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秋高氣爽,也是鍛煉的好季節。但由于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運動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幾種秋季養生保健措施
揉四心
所謂“四心”即手心和腳心。秋季按揉四心,可以使干燥的皮膚得到緩解,同時也能預防秋燥和秋濕。
方法:把枇杷果弄碎,菊花碾碎,把兩者糅在一起,然后放在兩手心里揉動,再放到腳心里揉動,左手揉右腳,右手揉左腳。
拉伸筋骨以養秋
到了秋分天氣已基本轉涼,但還沒到不敢出門的程度,這是老年人強身健體的好季節。老人最好能學學太極拳之類的活動筋骨的運動。不用打得很精準,只是這些動作中的開合比較大,從肉到筋到骨都能運動到。
身體不好的老人可以學學“甩手功”之類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讓肉跟筋都能得到鍛煉,而且秋天的運動要稍微用點力,跟春天的健走還有所不同。秋天草木凋零,整個自然界的陽氣都在尋找歸息的地方,就等著冬天到來,蟄伏聚藏。所以人也容易沉靜,身體會變得沉硬。這樣一來就必須人為地把筋骨肌肉拉開,提醒它們繼續健康地工作。因此適當的體育鍛煉,尤其是讓人精神振奮,能增加人氣力的運動更是應該常做。
按摩肺經
中醫講經絡,總是離不開肺經的,人身上的很多疾病都是與肺經聯系在一起的。手臂陰面靠拇指的那條線就是肺經,平時敲稍有酸痛感。比如,有一天你感覺自己渾身酸痛,這時敲它,發現酸痛難忍,那是肺經在說話了,它要告訴你:你快得感冒了。那你就要加強敲,一天多敲幾次,有時間就敲肺經,直到沒有酸痛難忍的感覺了,就說明肺經已經幫你把感冒病菌除掉了。
秋分養生吃什么好?
1、酸味食物
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分節氣,應該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酸味食物,少吃一些蔥姜等辛味食物。
2、潤肺食物
秋季,氣候干燥,容易誘發秋燥,大便干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膚干燥。所以,應該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淮山、芝麻、鴨肉等等。青蘿卜陳皮鴨湯、玉竹百合豬瘦肉湯、木瓜粟米花生生魚湯、無花果白鯽湯等湯類,可以很好地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
3、養胃食物
秋季,也是胃腸病高發的季節。所以,要少吃生冷、辛辣、燒烤等刺激性的食品,多吃一些比較溫和的食品。還可以喝一些紅茶,以達到暖胃的功效。除此之外,還可以養神。
秋分養生提示
【養生原則】
重在滋陰潤燥養肺,日常活動漸漸收斂,忌憂愁、忌亢奮。
【飲食合理】
倡導全生命信息、平衡、天然、有機理念,力行雜食多樣,確保營養、能量及性味平衡。
秋季宜多食平溫酸味食物,如西紅柿、草魚等;少食寒涼辛味食物,如綠豆、洋蔥等;適食滋陰潤燥食物,如秋梨、白蘿卜、百合等。
【起居有常】
泛指生活方式健康有律,防戒不良生活習慣。
秋季要比夏季早點睡、晚點起,做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最佳睡覺時間是22:00—6:00。
另外要合理“秋凍”,根據氣溫遞增衣服,尤其是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房事宜順“斂收”之氣,節欲保真。
【動靜結合】
指身心勞動、運動與休息、靜養相結合,不可偏頗及過勞過逸。
此時,運動鍛煉場所應由外趨內,活動量由大趨小,適時秋游,登高遠眺等。
【適調心神】
指要及時調理自己的神志和情志活動,以保持愉悅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
秋季宜心平氣和,神氣要收斂,情志不宜外馳,防過度悲憂傷肺。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要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尤其對氣郁體質者,更應積極預防。
【防治宜早】
秋季多發病有流感、乙腦、瘧疾、肺病等。對對亞健康狀態及疾病要堅持預防為主、早防早治的原則。
【秋分如何養生】相關文章:
女人如何養生08-06
秋分最養生的食物有哪些08-17
老人要如何養生08-04
如何練氣功養生08-12
男性秋季如何養生09-28
立秋后如何養生08-09
處暑節氣如何養生08-21
如何清洗養生壺08-22
立秋如何養生妙招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