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常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了解海軍的形象,以及對海軍的了解
2. 讓幼兒體驗學習海軍保衛祖國的高尚情感
3. 能隨音樂節奏表演動作
活動重難點:學會所有的創編動作
活動形式:集體式、小組式
活動方法:口授法、直觀法、游戲法
活動時間:20—25分鐘
活動準備:掛圖、卡片、海軍服飾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
導入:“小朋友班刊,這是誰呀?”(出示解放軍的圖片)
“解放軍叔叔是干什么的呀?除了解放軍叔叔保衛我們的.祖國還有誰呢?”
2. 基本部分
① 復習歌曲
② 教師示范動作
嗚......“聽從輪船上傳來了什么聲音?”(助教扮演海軍隨音樂出場,附動作)助教“小朋友們好,我是海軍,海上的大輪船就是我的家,我們海軍的任務就是在大海上保衛我們的祖國“
熟悉動作:
“小朋友們,小海軍是在怎么保衛祖國的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兩遍)
“小朋友們喜歡海軍嗎?為什么?”
③ 在情景游戲中學習動作:
叮鈴——“喂!你好!”“是海軍叔叔呀”
(對,我們海軍部隊正在招收小海軍,需要勇敢的小朋友加入。)
“小朋友們想去嗎?”
(出示海軍服飾)“看!海軍叔叔把海軍服交給了老師,讓老師給他選小海軍,一去保衛我們的祖國。”(請個別幼兒扮演海軍)
④ 改變部分動作,層架游戲性。
“我們現在一起訓練,鍛煉成強壯的小海軍,一起才能去保衛祖國”
“敵人來了我們該怎么辦?小朋友的大炮在那?”(一拳頭模仿大炮)
“大炮的火力還不夠,小朋友有沒有增加大炮火力的辦法?”(雙手交叉握拳)
⑤ 結合三次創編,練習動作。
“小朋友的大炮威力怎么樣?想讓威力變強嘛?”“那現在請兩個小朋友一組,組成一個大炮!”(兩個幼兒合作游戲)
⑥ 整體復習動作,表演唱。
“小朋友們真棒,要是敵人太多,沒有消滅光,我們該怎么辦呢?”
“我們得再增加大炮的威力,才能把敵人全部消滅。”“現在請三個小朋友一組,組成一個威力無比的雙響大炮,看誰的威力最強,最能打倒敵人”
3.結束部分:
叮鈴——(老師,小海軍們都訓練好了嗎?)
“都訓練好了!”
(那我們馬上準備上船,去保衛祖國吧!)
“小海軍們準備好了嗎?走!”(歌唱形式結束)
活動延伸:
繪畫區域——《小海軍》加深幼兒對海軍的形象認識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愛的故事”的分享交流,體驗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幫助幼兒正確理解爸爸、媽媽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2.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聽爸爸、媽媽講小寶寶的故事;
物質準備:創設分享交流的環境,提供幼兒表證的實物及背景音樂。
活動流程
情境討論(初步感受父母的愛)--交流體驗(被愛的感受)--師生互動(激發幼兒愛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情境討論
1.邊聽邊回憶小朋友想念陳老師時,錄下的感人的話。
提問:這些話是誰說的?為什么要說這些話?
2.教師講述《陳老師愛寶寶》的故事。
插問:
(1)寶寶這么小,為什么就說他“做夜班?”
(2)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到底愛不愛寶寶?你們是怎么著出來的?
3.小結: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都是愛寶寶的,愛的方式是不同的,是各種各樣的。
二、交流體驗
1.啟發幼兒自述故事
剛才你們都說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是很愛寶寶的,你們的眼睛也很亮,你們也有許多爸爸、媽媽愛你們的事情,你們可以講給大家聽聽嗎?
2.在師生共同的交流中,幫助幼兒理解父母不同的愛的方式
(1)夏一帆的故事--“腳腫了,媽媽哭了”
插問:
①帆帆有脫鞋子的壞習慣,猜猜媽媽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②媽媽為什么會哭?
③夏一帆的媽媽愛不愛他?(幼兒小結)
(2)倪品故事--“我的肚臍”
提問:你從哪里看出來媽媽是很愛他的?
(3)沈佳依的故事--“我一直喜歡到鐵軌上去兜一圈”
插問:
①爸爸是怎么做的?
②為什么爸爸不帶她去公園、超市玩,而帶她去看鐵軌呢?
③說明沈佳依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師生共同小結)
(4)朱健寧的故事--“杯子寶寶,我再也不扔你了”
插問:
①爸爸、媽媽罵你,打你時,心里怎么想?
②爸爸、媽媽心急了,是不是就不愛孩子了?為什么?(幼兒結合自身經驗重點討論)
③現在寧寧扔杯子的壞習慣有沒有改掉呢?是怎么會改掉的?
④寧寧應該感謝誰?為什么?(幼兒小結)
3.總結歸納
老師聽了你們的故事,真感動。你們的爸爸、媽媽確實是很愛你們的,而且不同的爸爸、媽媽,用了不同的愛孩子的方法。你們的眼睛也真亮,爸爸、媽媽的愛都被你們發現了,以后老師還跟小朋友一起學學怎么樣來愛爸爸、媽媽,好嗎?
三、師生互動(激發愛的愿望)
你們看誰來了?(音樂響起)
1.陳老師以愛的神態抱著寶寶步人孩子們中間,讓幼兒感受母親愛孩子的情感。
2.師生交流:
(1)小朋友你們想我嗎?我的寶寶可愛嗎?
(2)老師,這么小的寶寶你是怎么愛他的?
(3)你們來抱抱他,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怎么愛他。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好奇心強,樂于表現,而科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科學活動中,孩子們常常興趣濃厚、發言踴躍。而且我發現我們班的幼兒在升中班之后對黑板上吸著的磁鐵有著很濃厚的興趣,經常會拿著磁鐵到處吸。因此我在這次選課中,就選擇了科學領域中的《你追我趕》這個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磁鐵讓小紙人運動方法,使幼兒對探究磁鐵磁性現象的產生興趣。
活動目標
(一)探究磁鐵小人的運動方法。
(二)萌生探究磁鐵現象的意愿。
(三)活動準備
磁鐵、回形針、白紙、畫筆。足球小人
活動過程
(一)你能追上我嗎
1.我是一個小紙人,我會走路和跑步。教師將足球小人放在墊板上,移動磁鐵操控小人行進。
2.你們知道我是怎么讓小人走起來的嗎?請幼兒觀察小人,大膽猜測小人會動的原因。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磁鐵和回形針,發現磁性現象。再次演示足球小人的走動情景。
(二)我的足球小人
1.教師看足球小人和足球的制作方法:在白紙上畫一個小人,簡單涂色后沿輪廓剪下,并在足球的腳部別上回形針。足球的制作方法同足球小人。
2.請幼兒找一位好朋友做搭檔,一人制作“足球小人,另一人制作”足球“。
3.探索足球小人和足球動起來的方法。
4.怎樣讓足球小人來踢球?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將磁鐵來回移動,使小人能夠活動。
(三)游戲:你追我趕
1.在熟練掌握用磁鐵移動足球小人的方法后,進行該游戲。由操作足球的幼兒先移動球,與足球小人拉開距離,此時操作小人的幼兒要追趕足球。
2.幼兒自由結伴游戲。在一個足球場上可以多立1-2個小人,追趕一個球,積極探索磁鐵吸住回形針的有趣現象。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將自己設計的畫用稻草進行裝飾,做成稻草相框。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做好的'相片。
2、稻草、水粉顏料、畫好的圖片、雙面膠。
活動重點:
能夠將自己設計的畫用稻草進行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相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么?漂亮嗎?
2、那你們知道這個相片是用什么做的嗎?(稻草)
二、教師講解制作方法。
1、上次呀我們小朋友畫了很多漂亮的畫,今天老師想請你們來為這些畫做一些漂亮的相框好嗎?
2、教師師范講解制作方法。
三、幼兒進行制作。
1、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制作。
2、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把稻草做整齊這樣才漂亮。
3、交代幼兒將做好的相框進行圖色。(交代幼兒不要把顏料弄到衣服上)
四、結束部分。
1、教師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2、教師小結,交代幼兒將材料收拾干凈。
活動反思:
本堂課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動手積極性,使得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其中,分享彼此創作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感受歌曲,能較好地感知音樂形象和主要內容。
2.感受和表現小鴨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發幼兒大膽表現的欲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室內“快樂的小鴨”墻飾布置(表現各種游泳姿勢的小鴨);
池塘邊的.情境創設;
小鴨頭飾人手一份;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老師扮鴨媽媽,幼兒扮小鴨,在音樂“快樂的小鴨子”聲中一邊做動作一邊進教室。“瞧,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媽媽真高興,我想為你們唱首好聽的歌曲。”(放錄音)
二、感知欣賞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2、聽了歌曲,你感覺怎么樣?
3、引導孩子們邊聽歌曲邊學小鴨拍翅膀狀為歌曲打節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媽媽”唱唱歌。(鼓勵孩子們用好聽的聲音快樂的演唱)
2、小鴨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體聽音樂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孩子們聽音樂較合拍地做各種游水動作。
(2)個別孩子示范,教師從旁指點動作要點,規范孩子動作。
(3) 引導孩子們模仿個別孩子的優美姿勢
(4)集體聽音樂再次嘗試 采用“超級變變變”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表現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動作。
教師用手做照相機,巡回指導,鼓勵能力較弱的孩子大膽表現。
(5)教師組合幼兒動作表現音樂。
(6)引導孩子們自由組合一起“游泳”。鼓勵能力強的孩子帶能力較弱的孩子一起游戲。
四、復習歌曲“歡樂蹦蹦跳”
活動反思:
《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是一首節奏明快、情緒歡快、內容簡單的一個音樂教材。世上的母愛是最偉大的。小鴨和鴨媽媽在一起游泳是一件多么快樂、幸福的事,折射出親子之間的情感默契。中班幼兒正處于一個刺激敏感時期,讓他們在學習歌曲時能在學唱歌曲、創編動作中表現出鴨子愉快的心情。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介紹、交流啟發幼兒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
2.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對樹葉進行美術創造活動。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幼兒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
活動準備:
1.收集的不同樹木的'葉子若干。
2.固體膠、彩色紙等。
3.范畫。
活動過程:
一、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引導幼兒發現樹葉的多樣性。
1.教師:今天小朋友帶來了很多樹葉,都很漂亮,那王老師也帶來了很多的樹葉,我們來欣賞一下。(邊欣賞邊問小朋友葉子是什么形狀的)。
2.小結:自然界中樹木的種類很繁多,樹葉的形狀也各有不同:有心形、針形、扇形、圓形等。
二、教師講述樹葉拼貼畫的方法。
1.教師:看到葉子這么漂亮,王老師想用這些葉子來為大家變魔術,看看王老師是怎么變的。(老師快速用幾片樹葉在手里拼湊出小動物大致外形,問幼兒像什么,然后貼在紙上)2.教師:原來把各種形狀的樹葉加以拼接,就可以變成有生命的小動物了。"3.教師:老師這里還變了許多的動物,我們一起看看。
三、幼兒分組操作,老師給予具體指導。
四、互評互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修改建議本次活動我沒有把重點放在拼湊組合樹葉的方法,重點是讓幼兒發揮想象,進行樹葉擺放,樹葉和樹葉之間可以有很多的組合方式,可以變化出很多不同的東西。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幼兒拼湊完成后,請大家一起欣賞,如果有許多拼湊的方法,就請幼兒進行展示。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孩子們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和已有經驗去探索發現、開拓視野、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在拼湊過程中以幼兒自選為主,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強弱來選擇活動,待幼兒完成后,讓大家一起欣賞。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精選]中班教案07-25
【經典】中班教案08-20
(精選)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經典]08-05
[經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教案【經典】10-30
【精選】中班教案10-04
(經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精選】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