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滿節氣吃什么
24節氣之一小滿的到來象征著夏天的炎熱,人們容易上火,那么吃什么好呢,以下是小編介紹的小滿適合吃的食品,給大家了解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滿節氣吃什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小滿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
【2】小滿節氣吃什么養生飲食 |
【3】小滿節氣藥膳茶飲 |
【4】小滿節氣多食鮮 |
【5】小滿節氣飲食禁忌 |
1、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小滿時節,飲食以清淡為宜,而過去這個時候,正是,包括苦菜在內的各類野菜上市的時候。因此,這天民間有著小滿吃野菜、苦菜,清熱解毒的習俗。而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就饅頭、米飯,看起來就讓人食欲大增。
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清熱、涼血、解毒,對癤腫、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殺菌消炎,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療效;還能防治糖尿病、宮頸癌、直腸癌等。
苦菜開水燙后,涼拌、做湯、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涼拌苦菜、苦菜豬肝湯、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燙,這樣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鈣的吸收。
2、麥糕餅
自古傳說小滿是蠶神的生日,因為南方養蠶較多,小滿又是幼蠶孵出、桑葉生長的重要時間節點,因而對“祭蠶神”也相對更重視一些。這時人們會以米粉或面粉為原料,制成形似蠶繭的麥糕麥餅一起享用,期盼蠶繭能夠豐收。
3、枸杞苗
又稱枸杞尖。中醫認為,枸杞苗全株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摘取枸杞嫩苗放入素上湯內灼熟或滾湯而食,啖之清爽祛暑;喜香口之味則可先炒枸杞苗至半熟,倒入蛋漿(發打蛋漿時先加入鹽,胡椒粉及生油拌勻)煎至金黃半焦,佐粥下飯皆美。
4、仙人掌
或許很少人吃過這種植物,但仙人掌的開發價值很高,具有獨特的清香,營養豐富,含有許多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能夠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制作仙人掌時先剔除小刺,選擇鋒利的薄菜刀可以很容易把小刺削掉,還能適當削皮,使口感更好。
仙人掌的開發價值較高,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豐富,除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之外,還含有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抱壁蓮、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貴成分。長期食用可對人體產生清熱解毒、消炎解暑、開胃健脾、清咽潤肺等功效。
在購買菜用仙人掌時,應選擇生長15~35天的嫩片,色澤嫩綠,少刺或無刺,表皮有光澤,無皺褶,以手掌大小為宜。嫩片在常溫下一般可保存15天,冰箱保鮮可達40天。制作菜肴的仙人掌首先應剔除小刺,選擇鋒利的薄菜刀可以很容易地把小刺削掉;如果仙人掌偏老,還可以適當削掉一些皮,使得口感更好。
5、野蒜
又名薤白、薤根,藠子,小獨蒜,薤白頭小蒜、小根菜。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
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臘肉、炒雞蛋、小蒜白木耳粥等。野蒜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常食對降低血糖有益。
6、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醫認為,枸杞苗全株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適于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口干、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干澀、虛火牙痛等病癥。
摘取枸杞嫩苗放入素上湯內灼熟或滾湯而食,啖之清爽祛暑;喜香口之味則可先炒枸杞苗至半熟,倒入蛋漿(發打蛋漿時先加入鹽,胡椒粉及生油拌勻)煎至金黃半焦,佐粥下飯皆美。
7、苦瓜
夏季吃點苦瓜是清熱解毒的一劑良方。苦瓜具有清熱、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能使攝取脂肪和多糖減少。
選苦瓜關鍵在果瘤,也就是苦瓜表面凸起的地方。果瘤的顆粒越大越飽滿,瓜肉就越厚;果瘤顆粒越小,瓜肉就越薄。發黃的苦瓜一般都過熟,口感不好。炒苦瓜前最好用熱水焯一下,減輕苦味去除草酸以免影響鈣吸收。
8、萵筍
中醫認為,萵筍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利氣、堅筋骨、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血尿、小便不利、產婦缺乳、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癥。萵筍還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萵筍葉中維生素B1、B2、C、E的含量分別是莖的3~5倍。葉中含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前體),幾乎是莖的6倍。萵筍葉所富含的葉綠素,有“綠色精靈”的美譽,能潤膚美容、清潔口腔、防齲除臭。因此食萵筍棄葉,大大降低了其食用的營養價值。
9、苦筍
苦筍也是非常適合夏季食用的苦味食物。苦竹筍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生物堿等,具有除濕利水、清熱除煩、清涼解暑、促進消化的功能。
苦筍一般可在市場買到,它的烹法以炒、拌、泡這三種做法較為常見。苦筍質地脆嫩、吃時先苦后甘,若配以海味,令其食味更為甘鮮。
10、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的全草,全國多有分布。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為了減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時可將其洗凈后在開水或鹽水中煮5~8分鐘,然后泡在水中數小時,將苦味浸出沖洗干凈,再煮湯或熬粥。
11、蕪菁
蕪菁又名大頭菜。原產中國,是古老的蔬菜之一,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中醫認為,蕪菁性平,味苦、辛、甘,入胃、肝、腎經,具有開胃下氣、祛濕解毒的作用。適于治療食積不化、消渴、熱毒風腫等病癥。蕪菁風味佳,可以代糧,也可菜用,或鹽漬加工。
用其肉質根和莖葉進行腌制,是人人喜愛的佐餐佳菜。腌制后的大頭菜呈黃褐色,甘咸適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切絲與豬肉共炒,其味更美。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生長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處于最旺盛的時期,營養物質更易消耗,應及時適當補充營養。在飲食上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促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少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小滿是濕性皮膚病高發期。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苦菜、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水芹、荸薺、西瓜、山藥、鯽魚、草魚等。其中,苦菜是小滿時節傳統食物,《周書》中便有“小滿之日苦菜秀”之說。苦菜可清熱、涼血、解毒,對癤腫、便秘、感冒等有防治作用。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日常可吃些小麥制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多吃味酸食物的同時,應盡量減少辛辣溫燥之物的攝入。
1、食欲不振:薏米陳皮茶
材料:陳皮10克,薏苡仁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在鍋中放入洗凈的薏苡仁、陳皮,加適量清水,煮沸后再用小火煮約30分鐘。倒出茶湯,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此茶適合暑濕煩悶、食欲不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嘔吐泄瀉者飲用。
2、上火:芹菜拌豆腐
做法:芹菜150克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有平肝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
3、水腫:鯉魚冬瓜羹
材料:鯉魚一條(約250克),冬瓜1000克,蔥白10克。
做法:冬瓜洗凈后,去皮留用,去瓤切塊。將魚鱗刮去,去鰓及內臟,洗凈后加適量水入鍋內大火煮沸,去魚骨。然后將冬瓜、冬瓜皮及蔥白放入鍋內,再加適量水,繼續煮至瓜熟肉爛湯稠即可。
注意:平素脾胃功能就較弱的人群,應適當減少冬瓜皮的用量。
4、茯苓山藥蓮米粥
材料:茯苓25克、山藥50克、蓮子25克、粳米200克。
做法:將茯苓、山藥、蓮子和粳米洗凈,加水1500毫升,文火煮成稀粥即可。
5、冬瓜草魚煲
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用油將草魚煎至金黃色,取砂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將魚、冬瓜一同放入砂鍋內。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2個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6、馬蹄藕羹
準備好250G的馬蹄,150G的蓮藕。將兩者分別洗凈刮皮,再切成小塊。然后將它們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用小火燉煮20分鐘。之后加入冰糖繼續燉煮10分鐘,最后等時間到了就可以起鍋了。這款食譜具有健脾開胃的效果,夏季因為天熱食欲不高的人,可以吃一些。
7、酸梅湯
將適量甘草、山楂、烏梅都倒入鍋里,加入清水,蓋好鍋蓋大火煮開后轉成小火,打開鍋蓋放入冰糖攪拌至全部融化,蓋好后再煮五分鐘即可熄火,過濾掉渣滓,撒入干桂花即成。
食用方法:隨餐食用,當主食。
注意:此藥膳所用均為淀粉含量較多的食材,糖尿病患者慎食。
藥膳一:百合綠豆蓮子粥
【材料】百合30g,綠豆100g,蓮子30g,糯米100g,砂糖適量。
【制法】將百合、綠豆、蓮子分別洗凈、浸泡半小時;先煮綠豆,近熟時加入百合、蓮子、糯米,煮爛成粥,砂糖調味。
【功效】清熱養陰,健脾安神。可用于口干口渴,失眠多夢。
藥膳二:苡仁粳米橘皮粥
【材料】薏苡仁50g,玉竹10g,橘皮5g,大棗10枚,粳米200g。
【制法】將薏苡仁、玉竹、橘皮與淘洗干凈的粳米同置于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待米爛粥稠即成。
【功效】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生津。可用于口干多飲,胃脘脹滿,舌苔厚膩。
養生茶一:人參石斛茶
【材料】太子參15克,石斛10克,五味子3克,共磨成粉末。
【制法】可研磨溫水沖服,也可茶壺煎煮服用,每天兩次。
【功效】補氣生津,養心護神。用于治療心慌多夢,心悸頭暈,氣短乏力。
養生茶二:藿香清暑茶
【材料】藿香5克,佩蘭3克,紅茶6克。
【制法】曬干的藿香佩蘭,和紅茶一起放入茶壺,沸水沖入,燜幾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芳香化濕,醒脾開胃,解暑利尿。用于治療夏季暑濕,胃脘脹滿,口中甜膩,口臭,頭脹胸悶。
1、櫻桃——預防麻疹、收澀止痛
《滇南本草》記載櫻桃“治一切虛證,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適宜小滿節氣食用。
食用禁忌:櫻桃性屬溫熱,熱性病和虛熱咳嗽者禁食;櫻桃含鉀量高,腎病患者食用會加重少尿和水腫。
2、絲瓜——清熱、涼血、化痰
絲瓜營養豐富,藥用價值更高,具有清暑涼血、潤膚美容、通經活絡、解毒通便、祛風、化痰、行血脈、降血壓、下乳汁等功效。
食用禁忌:絲瓜過量食用會導致腹瀉,更不能生吃;腹瀉者不宜食用。
3、桑葚——補血滋陰、生津止渴
桑葚能養血滋陰、補肝腎、強腰膝、烏須黑發。
食用禁忌:脾虛便溏者及糖尿病患者不宜進食桑葚。
4、黃瓜——減輕口腔炎癥
黃瓜汁能預防小滿節氣里多發的口腔疾病。
因為黃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對口腔潰瘍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飲用黃瓜汁的時候,如感覺口感苦澀,可以適量加一點蜂蜜來調味。
5、蒜薹——預防胃腸疾病
小滿時節天熱雨水多,容易出現腹瀉和便秘,此時多吃蒜薹,可以預防很多胃腸疾病。
尤其是蒜薹含有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有利于保護腸道健康。
6、苦瓜——降火第一瓜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苦瓜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很適合天氣熱的時候食用。
《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記載苦瓜“熟則養血滋肝,潤脾補腎”,可見完全成熟的苦瓜補益作用很好。
7、芥藍——綠葉菜王
芥藍的維生素C和鈣含量非常高。
而且,芥藍中含有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它的降解產物叫蘿卜硫素,經常食用對于提升人體免疫力有一定好處。
1、忌生冷飲料:
小滿天氣溫逐漸上升,許多人會想喝生冷飲品,容易喝太冰導致頭暈與心血管快速收縮,因此建議多喝常溫飲品。
2、不要浪費米食:
小滿為谷物豐收之時,因此不宜浪費米食以免導致財運不順,一整年吃不飽喝不足。
3、禁吃助濕食物:
小滿天禁吃助濕食物,如生蔥、生蒜、茄子、蝦、蟹,以免引發疹子 。
【小滿節氣吃什么】相關文章:
小滿節氣吃什么水果05-20
小滿節氣吃什么食物好05-22
小滿節氣的習俗03-12
小滿節氣的意思01-05
小滿節氣句子11-13
小滿節氣的經典語錄08-14
描寫小滿節氣的句子10-26
關于小滿節氣的句子10-15
小滿節氣農事常識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