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等獎幼兒園大班健康《我會配餐》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等獎幼兒園大班健康《我會配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我們大(一)班的幼兒自從聽了一個與飲食有關的故事《胖國王與瘦皇后》后,對食物與身體健康的關系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當看到班里有小朋友在進餐時仍有不愛吃某種食物的情況時,小朋友們常會學故事中人物的口吻,教育同伴,如“不吃胡蘿卜可不行,會像瘦皇后一樣瘦的!”或是“不吃香菇,你就長不高了!”等。我發現小朋友們對食物與身體健康的關系的認識只是片面地停留在不能對某種食物挑食、偏食的水平上,并沒有從飲食結構上形成每種食物都要吃、營養均衡才會健康的飲食觀念。針對并結合本班幼兒的興趣與實際發展水平及《綱要》中健康領域中的發展目標,這個健康活動就由此生成了。
活動目標
1、能將食物按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禽.肉.蛋類、豆類、薯類進行分類并統計在《我的營養中餐》配餐記錄表上。
2、嘗試合理配餐,知道均衡的營養搭配對身體有益。
3、體驗自己配餐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將食物在配餐記錄表上的分類、統計與討論,并參考營師的“一餐食量推薦表”,知道均衡的營養搭配對身體有益。
難點:在初步了解食物應合理搭配的營養知識基礎上,將配餐記錄表做相應地調整,從而學會合理、均衡地配餐。
活動準備
1、各類食物圖片(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禽.肉.蛋類、豆類、薯類)
2、《營養歌》、《健康歌》音樂;3、食物種類卡一套;4、托盤、水彩筆;5、《我的營養中餐》配餐記錄表(每人一份);6、營養推薦表一份;7、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和幼兒做律動《健康歌》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將食物分類擺放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美食街”,請幼兒將食物按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魚.禽.肉.蛋類、豆類、薯類分類擺放。
2、教師與幼兒檢驗分類是否正確。
(二)、幼兒為自己搭配一份營養中餐并按種類數量填入記錄表
1、介紹《我的營養中餐》配餐記錄表的使用方法。
2、請幼兒自由選擇食物,為自己配一份營養的中餐,并將食物按種類統計在配餐記錄表上。
(三)、分享記錄表,了解合理均衡的配餐
1、分組討論本組成員的配餐結果,并推選出配餐比較合理營養的一名幼兒與其他各組分享交流。
2、出示營養師的《一餐食量推薦表》,結合幼兒的選擇進行逐一討論,了解合理配餐的營養知識。
3、小結:通過營養師的推薦,我們知道了要讓身體得到均衡的營養,吃得健康,每一餐每一類的食物都要吃,但不能吃得太多或太少,否則都不利于身體的健康,應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在了解食物應合理搭配后,請幼兒參考推薦表,小組交流,說說自己剛才搭配的中餐,哪些地方不合理,需調整。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重新配餐并填寫在配餐記錄表上。(教師放《營養歌》的背景音樂)
2、配好餐點的幼兒將餐盤送到配餐間,請廚師做出營養美味的中餐。
活動總結
一節生動、有趣、的健康活動在小朋友們的積極參與互動中結束了,現做如下反思:
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活動中我發現幼兒能將食物較準確的分類擺放,也能通過同伴之間的交流討論及對營養師推薦表的學習認識,知道均衡的營養搭配對身體有益。在嘗試合理配餐上,通過記錄表我發現大多數幼兒能夠自主地去調整自己餐盤中取多的食物或補充自己剛才沒有選到的食物,因此從活動的整體效果上來看目標的達成基本實現。
在活動策略的達成運用方面,由于有了前期對食物名稱及種類的的介紹、認識,因此,幼兒能較準確地將食物按種類分類擺放,也能根據自己的配餐情況,將食物按種類準確地統計數量并記錄在配餐表上,同時,還能根據《一餐食量推薦表》對自己的配餐記錄表做出相應的調整,活動效果較好。
【一等獎幼兒園大班健康《我會配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健康合理配餐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體育《我會變》教學設計04-04
大班健康教學設計12-13
幼兒園大班健康《我會旋轉》教案02-05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學設計范文《我會骨碌碌》04-03
幼兒園健康活動課教學設計一等獎12-12
賽龍舟幼兒園大班健康教學設計04-13
《我會旋轉》大班健康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