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
學校與家長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學校的工作要順利開展,必須要有家長的密切配合。而家長與學校密切配合又和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分不開。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與家長有效溝通,學會與家長有效溝通。而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先讓家長接受自己,從思想上認同自己
我們都知道師愛可挖掘出內在的潛力,使師生間的距離貼近。教師關愛學生,學生就會尊重老師,教師在學生的眼里,特別是小學生眼里老師是神圣的,高尚的。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感染著學生。以至于有的學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老師的一句關心的話,一個愛護的動作都給學生無比的幸福。下雨了,我將自己的傘送給學生,學生在學校嘔吐了,教師及時端來一杯熱水,吵架了教師及時傾訴化解了矛盾,冬天學生手臟了,我用熱水給他洗……這些無不感動著學生和家長。
同時,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孩子們被自己的教學魅力所折服,讓家長從孩子那里得到信息:宋老師真棒!教的真好!由此讓家長從思想上認同自己,感覺老師是在用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在關注學生素質發展,是在為每個孩子創造燦爛的明天而努力。這樣家長還會遠離我們嗎?
二、尊重家長并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
尊重學生家長是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家長關系的首要條件,要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不能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如果能自己聯系上的就盡量不叫學生自己回家聯系,應主動聯系以表明我們做老師的誠意和態度。另外,現在的學生家長很多都有很高的學歷,有很高的認識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經常征求并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有利于教師和家長的聯系溝通。
在尊重家長的前提下,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至關重要。家長每天只面對自己的一個孩子,最多接觸幾個自己同事,親戚的孩子,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客觀了解,而老師不同,他可把孩子放到同年級,同年齡的人群中比較客觀、全面。應告訴家長現在孩子怎么樣?老師在學校做了哪些?孩子很有潛力,家長再怎樣,孩子會更好。多贊美,少批評。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罪狀,所以,老師要多表揚孩子的優點、成就,例如:“這孩子長得很可愛”“挺聰明的”,家長在聽了這些好話后,自然較聽得進去老師訴說孩子的其他缺點,以及需要父母加強管教孩子的種種了。
三、教給孩子的家長輔導孩子的方法
在得到家長的認同,并了解孩子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家長一些方法,如:什么部分要背,每周看幾次摘錯本,每周看幾次知識點等。對于不同的孩子,我們跟家長溝通時要有針對性,不能四十多個孩子千篇一律,十個孩子做法一樣。我們和家長交談前要詳細想好約見家長的主題和目的,注意從多方面收集學生的信息,設計和家長交談如何切入主題、如何結束,如何談學生的優點和問題,總結自己在交談時方法是否得當,還要考慮如何向學生反饋約見家長的情況,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長交談時需要改進和注意的方面。
四、用好與家長溝通的幾種方式
1、電話訪問
電話訪問注意電話中的語辭和聲調。電話看不到對方表情,所有的感覺、印象都來自電話中的聲音,不論家長的語氣、言語如何?老師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稱贊肯定時,語氣要堅定;訴說孩子問題時,語氣要婉轉。電話既方便又普遍,是個很好的親師溝通媒介,在老師的善用下,那一條線會成為拉近距離,凝聚力量的“感情專線”。
2、家庭訪問
這是學校聯系家庭,了解家長,指導家庭教育的經常方式。家訪時,要熱情誠懇,心平氣和,尊重家長,認真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學生在家里的表現,與家長交換教育學生的建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學生有進步時,請你一定要告知家長。
3、舉行家長會
通過會議,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教學的工作情況及今后工作計劃,并向家長提出教育的具體要求,聽取家長的意見。舉行會議前要有充分準備,目的要明確,內容要充實,中心要突出。會議時間的選擇要周密考慮,便于家長出席。家長會可以促使廣大家長關心學校、關心孩子,并積極主動協助學校教育孩子,從而有效地完成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工作。
4、建立聯絡簿
聯絡簿是很好的親師溝通渠道,有的老師把它當成“作業交待簿”。除了交待作業、提醒攜帶物品外,沒其它用途。老師還應把對學生的關注、鼓勵、評價寫在聯絡簿上,讓家長了解“老師很關心孩子的成長與表現”。老師應對每天的聯絡簿不要怕麻煩,堅持做到親自批閱,及時批閱,而且對學生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解決。
作為教師,我們要切記:“溝通無限”,方法不拘一格。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誠,并力求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這樣,家長與教師一定會形成合力,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小學教師與家長交流的方法
首先、要講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一是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應語氣委婉。
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問題,先揚后抑。比如周峰抓了小朋友的臉,教師不能一見到其家長就告狀說:“今天周峰打人了。”這種直接的后果只會導致家長的反感,家長心里就會不舒服,覺得很沒面子。如果換一種方式,效果就會大不相同,比如教師說;“周峰能獨立做作業了,今天上課也很認真,進步非常大,但是他不會與小朋友交往,這不,今天他又打人了。”然后教師趁機提出:“我們希望家長互相配合,共同一致教育孩子,來改掉這個不良習慣,使孩子能夠做得更好。”我相信教師這種談話方式,家長就會很樂意接受。
二是報憂也報喜,教師不能等孩子犯了錯誤后才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而平時要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情況,談孩子在校學習,游戲和吃飯等方面的進步表現,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這是每個孩子家長都較關心并十分樂意接受的。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屬實,并注意態度要平和,語氣要委婉,這樣便于家長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其次、小學教師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最棒的。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涂,孩子的調皮,是一種可愛。而孩子在學校碰破一點皮兒,家長就會非常地心疼和緊張。
這時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認識其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正確公正地評價孩子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現對孩子的關愛之情,以此換來家長的信賴,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態度。
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她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它會讓孩子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并與之積極配合。
第三、尊重家長,與家長保持平等關系,這是保證與家長順利交談的必要條件。
家長出于對學校和教師的信任,將孩子托付給我們,雙方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這時如果教師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樂意與家長交談,那么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就會比較融洽。
如對愛挑剔的家長,教師不能簡單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極的態度對待之,教師應盡量滿足家長的要求,主動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對“多事兒”的家長,教師要以一顆平等而細致的耐心來對待家長的挑剔,以寬厚的胸懷來接受孩子家長不同的意見,以積極的態度和方法來改變家長的埋怨。
對總不放心孩子的父母,教師要主動幫助其調整好教子的心態,經常性的與其家長約談。向家長介紹其進步的地方,也可婉轉地請家長將他要說的事寫在紙條上,早上及時交給老師,進行反饋。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雙方的,但教師在與家長溝通中更要主動些,只要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真誠地與家長交流,尊重家長,平等對待家長,家長都能積極支持教師的工作。
最后,教師應盡可能地采取多種途徑與家長交流。
1、進行家訪,使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糾正孩子的兩面性行為。確保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2、使用好家校聯系冊,針對孩子近期表現,向家長進行書面交流,也請家長反映孩子在家的情況,雙方協調一致地教育好孩子。
3、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教育教學情況,以便促使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幫助家長掌握科學學習的方法。
4、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每天接送孩子,來去均是腳步匆匆,不能親眼目睹孩子在校的表現。教師可在開放日中,邀請家長觀摩班級各類活動,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工作,以便配合我們的工作。
總之,跟家長交流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教師從家長的角色出發,把握好家長的心理,對癥下藥,因人而異,那么磨擦就會少一點兒,關系就會比較融洽些,家長工作會更有成效一些。
【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相關文章:
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08-04
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溝通的策略03-23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技巧09-14
家長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07-26
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溝通的有效方法04-23
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方法05-11
師生溝通的策略12-19
有效溝通的技巧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