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
新課程改革后,課堂教學發生了一系列可喜變化。在學習方式上,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參與活動多了;在教學方式上,新課程強調教師角色由“居高臨下”轉向 “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和老師的平等對話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大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歡迎閱讀與收藏。
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
一、新課程下課堂管理存在的兩大弊端及其分析
1、弊端一:“帶著枷鎖跳舞”。新課程改革后,“學生們普遍反映,現在的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經常開展討論、交流和合作學習,讓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時的課改活動中,我們也看到有的教師面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怕課堂出“亂”,就制訂了煩瑣的課堂規范,課堂組織按照教師的指令,井然有序的進行,這樣就使整個課堂處于教師的嚴密控制之下。因為教師牢牢控制了課堂,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勢必受到制約,常常出現課堂討論不到位,活動放不開手腳等現象。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往往只有機械的討論和活動,討論不到位,活動不充分,思維不深入,這樣師生之間就不能真正達到情感互動和思維碰撞。正因為煩瑣和嚴密的課堂管理規范存在,這無形中給學生布下了條條框框,從而束縛了學生的手腳,課堂目標的落實勢必成了一句空話。
2、弊端二:無所適從,放任自流。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課堂上不再是老師唱主角,“新”的課堂中,師生“動”起來了,學生“活”起來了,這勢必增加了管理的難度。部分教師面對課堂變化,一時束手無策,不知該怎樣去管理。他們不敢再用“規矩”去約束學生不良行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學生”的帽子,擔心違背了新課程理念。正因為在課堂管理上存在著認識誤區,部分教師對課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無所適從。新課程下課堂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勢必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在課堂上學生想說就說,胡亂插嘴,旁若無人;或者人聲鼎沸,高談闊論,游離主題;或者想動就動,東張西望,自由離開座位。
二、新課程下課堂管理的新策略
1、堅持課堂管理目標原則。新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原則,強調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來確定教學目標。新課程的這種變革對傳統課堂管理形成巨大的沖擊,要求課堂管理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確定課堂管理目標,從而促進課堂的生長。正確的目標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響和制約師生的課堂活動,并起積極的導向作用。作為課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師,課堂上所實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組織、協調、激勵、評價等,都應當努力服務于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堂管理的成敗得失,也應當以課程標準是否實現,教學目標有無達成和學生是否成長作為衡量依據。部分教師由于忽視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對課堂管理的制約作用,在課堂管理上往往就無所適從,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導致課堂管理流于形式主義,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散漫。
2、努力構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機制。舊式課堂管理側重于要求學生對規章規則的服從,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學生問題行為、處理學生消極行為上,更多地關注程式化的問題解決和課堂秩序的規定性。舊式課堂管理方式太剛性而缺乏活力和創造力,學生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下,只能“戴著枷鎖跳舞”,并不能成為課堂學習真正的主人。新課改要求構建的是平等、民主的管理機制:
首先,創設寬松、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促進課堂管理。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對課堂管理有著舉足輕重的指導作用。新課程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不能居高臨下,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就可以以下犯上。新課程下教師不能因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課堂管理中的作用。師生交往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積極和學生進行交往,贏得學生的尊重,樹立教師的威信,這樣在課堂管理中學生就能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服從管理。
其次,發揚民主,提出合理的課堂規范。教師對課堂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服務意識,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提出合理的課堂規范。教師從一開始就要根據課堂管理目標提出對學生行為的期望,讓學生清楚明了課堂中那些行為是合適的和可接受的,那些行為是不合適的和不可接受的。針對這樣一些期望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師生在發揚民主的基礎上共同來確定課堂規范。教師在確定課堂規范時,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否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否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在發揚民主基礎上建立的課堂規范,無疑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這樣會比較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
再次,注重學生的自主管理。教師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賴于學生學習過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課堂管理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管理中來,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事是本人的事,課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學生本人也是課堂的管理者。通過構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機制,就會使課堂管理充滿活力,就會在課堂上真正實現師生互動,就會在課堂上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3、注重過程管理。過去的課堂管理是一種結果管理,更多地關注程式化的問題解決,只管教不管學。新課程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這無疑對教師的課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選擇過程管理。過程管理注意的方面:
首先,有效的學法指導。實踐表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結果,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新課程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了一個積極參與和思維的活動,經歷了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對這樣一些新的學習方式顯得不適應,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討論、如何去活動。無論是何種教法和學法都有其內涵。如果教師和學生本身對教法或學法所知甚少的話,在課堂上為討論而討論,為探究而探究,為活動而活動,一哄而上,隨意采用,這常常導致課堂管理“放的開,收不起”,出現教師袖手旁觀,學生放任自流的現象。正確可行的做法是,教師要真正學好新課程理念,理解把握新教法和學法的內涵,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樹立新課程理念,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掌握和實踐新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新課程下學習的主人,也只有這樣有效的課堂管理才能水到渠成。
其次,密切關注教學狀態,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課堂教學是在特定的時空內,面對的是幾十個活生生的學生,新課程下教師在課堂上要能和學生平等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互動,這是一個多因素彼此影響和制約的復雜動態過程,甚至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偶發情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及時分析把握教學目標與課堂管理現狀之間存在的偏差,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和課堂的氣氛,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努力調控自己的情緒,運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和教學魅力,因勢利導確定課堂管理的各種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學生,在變化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尋求優化的管理對策來優化課堂教學。通過有效的動態管理,就會及時發現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就會減少或者避免課堂管理中出現的弊端,從而使課堂真正“動”起來和“活起來”。
三、結語
無數事實證明,教師能否有效駕馭課堂,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課堂,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如果失卻了有效的課堂管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只能成為空中樓閣。目前,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要糾正忽視課堂管理的片面做法,不斷探索新課程下課堂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只有這樣,新課程的目標才能得到真正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和諧而生長,民主而平等,靈活而互動的課堂。
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以情傳情。
課堂上學生出現思想不集中,低聲說話或做小動作這都很正常,這說明了你的.課缺乏一個情字。在教學中要學會以情感人,以情管人,對學生處理要讓學生感到你在關愛他,使其主動配合你的課堂管理。
輕敲響鼓。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聲音抑揚頓挫,把聲音的聲、色、情融為一體,運用到語氣上,用含蓄的方法對學生的違紀行為進行誘導和影響。響鼓不用重錘,學生聽到教師的弦外之音就領會到教師的意圖和用心,就作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應及時改正錯誤。
目光暗示。
人眼為窗可傳情傳神。教師課堂上視野所及,可以眉目傳情,促進學生專心聽課。偶爾有學生想走神,教室課用目光注視,將自己的愿望、態度、感情和言語迅速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觸目知錯,立即醒悟。熱情、慈祥、贊許的目光使學生觸目會意,精神振奮。
動作指引。
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能傳達管理信息。如教師的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召喚、傳情的本領,可作為課堂管理的非語言外部表現形式,可引導學生意識,可把自己的意圖、教學的宗旨和學生的接受意向連到一起,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按照老師啟示的思路去學習去領悟去融會貫通并有所創造。
冷卻制定。
在課堂上遇到突發問題,教師應冷靜分析,泰然處之,予以冷處理。比如上課了教室里仍十分混亂,這時教師不宜馬上上課,也不要大聲呵責,你可采取以靜制動的辦法,站在講臺上,用一種平靜的目光掃視學生一周,形成一種吸引力,學生轉瞬就會各歸原位安靜下來,恢復教學秩序。
行為矯正。
就是采用一種獎優罰劣的措施,樹立正氣,激勵積極力量或行為,抵制消極因素,并長期堅持,形成制度。這要以獎優為主罰劣為輔,獎勵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罰劣不可采用諷刺、威脅、隔離、體罰等手段,應當努力將懲罰變為一種學生愉快的自我教育。
旁敲側擊。
課堂上出現學生做小動作、喧鬧等違紀現象,教師應當機立斷處理處理時教師應慎重的考慮學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使對方知道他的行為已被老師注視而應立即糾正,如盯他一眼,朝他點點頭、輕敲她的書桌、或在它身旁停留少許。
注重激勵
教師無論在教學還是平時對學生應以正面引導為主,多使用鼓勵性話語。正面引導是指,教師言行間傳達給學生信息是他們是積極的、有能力的、能夠進步和有價值的學生。在長期的教導中,學生也會形成這樣的心理暗示,自己是能夠學習好發展好的學生,自己有能力進步和競爭。例如,教師在遇到學生時,可以主動跟學生打招呼,表示非常高興見到學生,夸獎學生的良好習慣等。正面引導和激勵有助于形成學生的積極態度和良好的師生關系,更重要的是還有助于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鉆研教材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作為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對于每一章每一節,都要考慮如何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教學,傳達學科思想。對教材有一個全盤考慮,有一個總體設計,并在課堂教學設計上體現出來,確保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防止因備課不足而引起的課堂管理問題
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
隨著課改的深入,要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關鍵是要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學生有了作為課堂主體的參與意識才能積極和老師配合,共同做好課堂管理。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事是自己的事,課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學生本人是課堂的參與者也是課堂的管理者。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課堂管理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主管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管理中來,通過構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機制,就會使課堂管理充滿活力,就會在課堂上真正實現師生互動,就會在課堂上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課堂如何管理08-01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管理12-02
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10-18
如何管理好小學生課堂紀律08-18
如何改進小學數學課堂管理05-20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有效管理12-14
如何有效管理課堂紀律03-20
如何管理好初中課堂紀律02-11
如何加強課堂紀律管理(精選6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