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加強醫患溝通改善醫患關系
醫患溝通是整個醫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加強醫患溝通可以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及院方的信任,增加醫者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使很多醫療糾紛得以化解或使醫療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1、醫患矛盾現狀
隨著社會進步、人民群眾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其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長期處于“以醫為尊”的醫務人員思想觀念雖有轉變,但未能完全跟上時代發展和人民群眾思想觀念轉變的步伐,從而造成醫患觀念發生碰撞。
其中,醫護人員醫患溝通不良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醫護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庭信息缺乏了解;
2、病情變化未及時與患者溝通或缺乏溝通技巧;
3、對預后不良估計不足、夸大療效,使患者對治療期望過高;
4、同行間相互貶低,使患者對診療的正確性產生懷疑;5、文化水平或語言差異導致醫患溝通障礙;
6、對患者缺乏關心、語氣僵硬;7、醫療專業知識缺乏,不同醫護人員對病情的解釋不統一。
2、醫患矛盾原因
在臨床工作中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就醫學角度而言治療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患者仍不滿意,這提示治療結果尚未達到患者的心理期望值,或患者除了治療目的外還存在就醫的心理——社會原因,而后者常被忽略,因此,能認識到患者就醫動機、期望、壓力和情感支持,就能極大地提高醫患溝通質量,減少醫患糾紛。
衛生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醫學認知上醫患雙方的絕對不對等性,常使醫生處于家長指導式甚至“以醫為尊”的地位。但隨著社會發展,病人希望在看病時也能受到平等尊蕈即“以客為尊”的待遇,這種觀念碰撞是醫患沖突的原因之一。
隨著病人的法律意識增強,病人“義務本位”向“權利本位”轉化,權利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日益重視自己的就醫權利(如隱私權、知情權、治療方案同意權等)。而醫務人員對此轉變認識不足,未能主動向新的醫患模式轉變,尊重病人應有的權益,這也是導致醫患矛盾原因之一。
3、加強醫患溝通能力,緩解行業內的醫患矛盾現狀
3.1規范醫患溝通制度,做到依法行醫
醫患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他們的共同目的是醫治傷病,解除痛苦,保護健康。醫務人員要充分熟知衛生法律法規規定,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注意證據的保存和醫療文書的保管。
在醫療過程中,正常良好的醫患關系是尋找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在動機、感情、語言、行為、態度等各方面的最佳切入點。作為直接與患者接觸的醫務人員,要消除病人對醫院的陌生感,使病人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接納狀態,使病人對醫生產生信賴,從而依從檢查,治療,使機體早日康復,使病人滿意,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規范醫患溝通制度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保證。
3.2培養醫患溝通的能力,提高行業內素質
現代醫院要求醫生具備: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熟知的法律法規。醫患溝通能力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2.1態度
醫生的態度使獲取良好醫患溝通的重要前提。當病人就診時,醫生應該以誠懇,熱情,積極的態度認真聽取患者的傾訴,并對患者所遭遇的痛苦和不適表示同情、理解和重視。
①首先在全院范圍內開展學習醫學心理學和醫患溝通技巧活動,運用醫學心理學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了解每個患者心理狀態,有得放失的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為制定醫療計劃做好調研工作。
②對因各種原因而自愿拒絕治療的晚期患者及家屬,可體諒其難處,在病歷上簽明本意。對經搶救無效而死亡的患者,通知家屬時應表現出同情心,為家屬作喪后處理時要盡可能提供方便。
3.2.2傾聽
傾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基本步驟。在與病人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隨時傾聽病人的談話,醫生必須盡可能耐心,專心和關心他,認真傾聽病人講述自己的病痛,并有所反應。如果病人離題太遠,醫生可以禮貌地提醒病人,請他回到主題上來。傾聽是發展醫患間良好關系地最重要一步。可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與病情相關的內容,是診治疾病的重要過程。
①認真傾聽患者及家屬的傾訴,醫護人員要面帶微笑、端莊大度,以溫和的語氣同患者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緩解患者精神上的壓力,盡量滿足其精神上、生理上的需要。
②建立院長接待日,傾聽患者意見改進診療程序。
3.2.3語言
語言交流使整個醫患溝通過程的關鍵。醫生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的病人,采取不同的語言交流技巧,做到尊老愛幼,關心體貼。醫生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要表現出對患者的充分尊重和友好,給予得體的稱謂,首次溝通時要做自我介紹,使用禮貌性語言,善用安慰語,多用鼓勵話,巧用權威話,慎用消極語,禁用傷害話。
①對在醫院診治的患者,病情在基本診斷后要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使其對所患的疾病嚴重程度及預后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②對失去生活的信心,而不配合治療的患者,要會同其家屬開展心理治療,進行心理干預,讓其樹立生活的信心,明確生命的意義和責任。配合治療。
③對患者或家屬交待病情時,盡量用醫學術語,但對文化水平低者要用簡單明了的方式告知。
3.2.4其他
只有健全建立醫患溝通制度,有效地落實醫患溝通措施,能更好地實施整體護理模式,充分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產生醫患糾紛的不利因素,從法律上為安全行醫提供保障。是保護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合法權益,構筑和諧社會的基本元素。
①對醫院因當前技術及設備原因不能診斷的疑難病種,應及時通知患者,并介紹其去相應的醫院進行診治。
②對身無分文、110及群眾送來的無名氏患者,要進行人道主義精神搶救,并同時幫助其聯系親屬,無親屬者聯系民政部門,妥善解決醫療救助問題。
③對因病情需要需使用貴重藥品及輸血等患者,首先征得患者同意及簽字方能使用。以尊重患者知情權、選擇權。
④對醫院條件所限不能診治的危重患者,必須耐心細致地作家屬及患者的思想工作,闡明轉院的重要性及其生命的厲害關系,以避免患者產生誤解。
3.3精通專業技術,確保良好醫患關系
在醫患溝通過程中,醫務人員的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贏得病人的信賴,熟練的操作過程可以得到病人的認可,從而促進更深一步的醫患關系。故醫務人員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用自己精湛的醫術來贏得病人的信賴,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打下扎實的基礎。
溝通是人們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過程,而醫患溝通是醫患雙方建立信任感,操作性較強的平臺與方法之一。當前醫院建立較為科學完善的醫患溝通制度和規范的策略,是鼓勵醫務人員在醫療服務過程中主動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是提高醫務人員診療技術與人文服務水平;是取得患者與社會的信任與合作以及最終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措施。
總之,做好醫患溝通是改善醫患關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關鍵。這需要我們醫務人員付出艱苦的勞動和心血,去建立和維護和諧的醫患關系,使我們的醫院不斷地發展,提升我們醫務人員的美好形象。
【如何加強醫患溝通改善醫患關系】相關文章:
如何改善醫患關系07-29
怎樣改善醫患關系08-04
醫患關系與溝通技巧12-27
改善醫患關系的措施有哪些03-09
如何提高醫患溝通技巧08-06
醫患溝通的技巧03-04
醫患溝通的內容07-28
醫患溝通制度08-26
醫患溝通技巧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