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提高內控管理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內部控制已成為現在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內部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提高內控管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提高內控管理 篇1
(一)事前預防。
1、內部控制系統制定。
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合理制定是加強企業內控的根基。
首先要加強內部控制系統的創新,使企業的內控系統緊隨企業的步伐,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次要有嚴密內控體系。內控系統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因此我們要將內控貫穿于企業發展,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另外要重視內控系統的圖文樣式,在內控系統中加強流程圖的使用,以便于各部門更加全面具體的了解各自的責任。最后就是要強調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必須貫徹不相容職務分工的原則。
2、加強和完善預算編制。
一個企業未來的'發展十分強調預算的編制。毋庸質疑,預算編制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會計部門完成的。但是預算又是由企業各個部門的配合才能完成,不僅包括財務部門,還包括采購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等等。因此合理的預算編制首先需要各部門的配合,另外就是要使用適合本企業的預算編制方法如零基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等。
3、責任落實到人。
企業實施內控前,要將內控的具體責任落實到個人,便于事后總結及責任的追究。
(二)事中管控。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董事會監督。
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企業應完事公司治理結構,以董事會為最高的監督機構,除了在其下設內部審計部門外,還應使各層級的領導對下屬的各責任進行監督,同時各層級部門的領導進行相互監督,加大內控的管控力度。
2、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督。
除了加強董事會監督、上層領導對下屬監督、各層級領導的相互監督外,還應著力強調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督。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應區分開來,只接受董事會的領導;所有人員均不得在其他部門有任何任職現象,且內審部門的人員與其他部門人員(尤其是各個部門領導)不得有親屬聯系,以防串通。內部審計部門還可借助外部環境的力量,如政府及社會的幫助。
(三)事后總結。
1、內審職能的擴展。
現代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在檢查內控執行活動中發現的漏洞和缺陷,提出一些列切實可行的意見和措施,以滿足企業不斷發展的要求,及時擴充和整改內控系統,提高經營管理者的經營水平。
2、加大懲罰力度。
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主要是由企業領導及員工的主觀因素,因此我們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厲的懲罰。這種懲罰不但要成為一種懲罰手段,更重要的是使相關責任人了解到內控的重要性。另外,如果有有效執行內控的部門及員工,獎勵也不失為一種加強內控的好方法。
3、技術培訓。
無論是事前、事中還是事后,在內部控制方面都始終貫徹的一項任務就是對相關人員的技術培訓和道德教育。技術培訓是讓相關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很好地完成其相關任務和職責。
總之,內部控制體系已成為當今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如果一個企業不打起萬分的精神注意到內控的重要性的話,那么這個企業必將會被現代市場所淘汰。
如何提高內控管理 篇2
1、對內部控制機制的構建提出基本要求
內部控制系統是由代理人設計的,充分體現了管理者的管理意志和管理意圖,而代理人的目標函數與委托人的目標函數是不一致的。為保證多級委托代理鏈組成的公司運行能夠維護所有股東的平等地位和權利,承擔對股東的誠信義務,公司治理規范中必須提出對內部控制構建的基本要求,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目標與公司治理目標的高度一致性。
2、加強董事會在內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首先,加強公司治理,完善董事會構建機制。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關鍵是要明確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責、權、利的劃分,使之相互獨立、相互制衡。將董事會建立成真正獨立行使權利和承擔責任的機構。其次,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提高獨立董事大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此外,董事長與總經理兩權分離,杜絕董事會和總經理人員重疊。董事會成員和經理層分離,才能為董事會成為內部控制框架的制定者、監督者和最高執行者作保證,發揮董事會在內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
3、從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保駕護航
內部控制框架的五大要素之一是“監督與糾偏”,在“控制環境”這一要素中,也要求建立與內控相應的監督機構。在以董事會為核心的內部控制框架中,董事會下包括審計委員會在內的專業委員會的建立以及經理層下屬的審計部在對內部控制制度運行過程的監督和效果評價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但是,監事會對處于內部控制核心地位的董事會的監督卻長期弱化。這一問題的解決有賴于監事會功能的強化,基本思路是在監事會成員中引入利益相關者,并做好獨立董事與監事之間的功能區分與協調。
4、加強預算控制、推進全面預算管理
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融合新的管理思想與模式的預算管理:一是全面預算管理要與企業戰略結合。在戰略預算的基礎上制定年度預算,然后分解預算目標到各責任主體,實施預算并監督預算的執行,最后進行預算考評并以此制定薪酬計劃。二是重構組織結構。以層級為導向分為戰略層、經營層、作業層。三是建立預算決策機構,即在董事會下設預算管理委員會。此外制定合理的預算管理制度,包括編制程序、修改預算的方法、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方法等。
5、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無論是內部控制還是公司治理結構都非常重視激勵與約束機制。要使公司的內部組織、崗位乃至整體的行為及其結果始終保持與公司的目標一致,就必須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方法:一是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是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基礎,只有對經營者的業績進行評價以后,才能根據企業業績的好壞進行獎懲。二是科學的目標管理。組織全體員工分別參加有關工作目標的制定,并將公司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員工,尤其是讓其參與公司長遠目標的制定,這樣有利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公司的目標。
【如何提高內控管理】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酒店管理11-07
如何提高管理能力08-06
如何提高民航安全管理03-22
如何提高管理的決策能力04-22
銀行如何提高運營管理02-23
如何提高團隊的管理能力08-17
如何提高情緒管理能力12-09
如何提高員工對績效管理的認識03-25
如何提高部門管理水平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