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腳濕氣和腳氣病的區別及治療方法
在臨床上常見一些患者將腳氣病與腳濕氣混為一談。其實,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疾病。
腳濕氣和腳氣病不是同個疾病
腳氣病,即維生素B1或硫胺素缺乏病。硫胺素是參與體內糖及能量代謝的重要維生素,其缺乏可導致消化、神經和心血管諸系統的功能紊亂。腳氣病臨床有三種類型即“干型”神經腳氣。后者多發生成年長者,伴有消耗癥狀,以神經系統異常為主。“嬰兒型”嚴重,表現為急性心血管癥狀,不及時救治可引起死亡。
而腳濕氣俗稱香港腳,是由真菌感染的一種皮膚病。常發生于足距部及趾間,也延至足背及踝部。生于足趾,由濕熱下注或接觸濕毒邪氣而發。初病足趾間有小水庖,癢 甚,經擦破后則流水,局部可有脫屑或結痂。因反復作趾間濕爛,故又稱「水潰瘡」。腳濕氣每易有繼發性感染,重證滲出液顯著增多,并有 特殊臭味,局部皮膚(以足趾屈側近趾根附近為多見)易擦爛露出紅色糜爛面,局部漸腫,甚至連及足面,名為“香港腳 ”。另有一種腳濕氣,趾間干癢,局部皮膚粗糙脫屑,氣候寒冷時,容易出現皸裂。
腳濕氣診斷標準
實驗室檢查
真菌鏡檢或培養陽性。
診斷與鑒別診斷
1、診斷要點 足部小水皰、脫屑、趾間糜爛。瘙癢,真菌檢查陽性。
2、鑒別診斷
(1)足部濕瘡(足部濕疹):一般對稱發病,有丘疹、糜爛、流滋、結痂。瘙癢等多形性損害,邊界不清楚,真菌檢查陰性。
(2)接觸性皮交:足部皮損多發生于接觸拖鞋、瓊鞋的部位,為境界清楚的紅斑、脫屑,真菌檢查陰性。
(3)掌跖膿皰病:雙手掌、足跖列稱發生紅斑基礎上小膿皰,皰干后呈點狀結痂、脫屑,瘙癢不明顯,真菌檢查陰性,
腳濕氣重怎么辦?
●泡腳
用蒼術15克,黃柏15克,薏仁30克,川牛膝20克,土茯苓30克,苦參15克。將藥物煎煮,將汁液倒入熱水中,泡腳20-30分鐘。
適用人群:下肢沉重、酸軟無力者。
●艾灸
艾灸同樣有健脾祛濕的作用,通過選取不同穴位施灸,能治療腳濕氣帶來的不良癥狀
1、下肢困重:艾灸陰陵泉、陽陵泉、三陰交、懸鐘。
2、上肢疼痛:艾灸肩髃、曲池、外關穴。
3、全身困乏:大椎、脾俞、胃俞、膻中、中脘、氣海(關元)。健康飲食網 foodwang.com
4、脾虛濕阻:有食欲不振、乏力、腹瀉等癥狀,灸脾俞、胃俞、天樞、陰陵泉。
【腳濕氣和腳氣病的區別及治療方法】相關文章:
腳氣和腳氣病的區別06-03
腳抽筋的原因及運動治療方法03-25
小兒發燒的原因和治療方法06-02
小兒多動癥的常識和治療方法06-04
祛除體內濕氣的方法06-03
焦慮癥的癥狀和治療方法06-03
網球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03-18
關于小兒哮喘的原因和治療方法06-02
初生嬰兒拉肚子原因和治療方法03-17
區別真玉和假玉的方法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