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做好質量管控
導語:怎樣做好質量管控?質量改進這個目標并不是非常容易實現的,需要企業堅持把質量改進作為組織追求的永恒目標,并不斷進行市場分析和顧客關注點的研究,不斷更新目標,不斷改進、完善方法。
怎樣做好質量管控
熟悉產品的質量標準和實物標準,了解熟悉并掌握產品的實際指標與產品標準之間的差異,找出重點指標項和一般指標項。重點指標必須合格,一般指標項在質量控制中就是有波動的余地了。
時刻了解客戶的實際使用要求就是使用標準是多少,使用標準、實物標準和國標這三項指標搞質量管理的必須明確,有的放矢才會事半功倍。
利用電腦經常分享質量缺陷點,質量控制點在哪里,做質量檢測必須控制好關鍵質量控制點。
從原輔材料到成品要全程跟蹤監測,每一個流程(或工序)都要設立質量控制點,實行全員質量管理。
要給全體人員(尤其是操作人員)貫徹好的'產品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思想。
怎樣做好質量管控
一、基于顧客滿意度的質量過程控制
企業實施基于顧客滿意的持續質量改進戰略就是要使企業的產品( 或服務) 不斷地接近、達到甚至超過顧客的期望。企業必須經過調查和仔細分析產品各種質量特性的不同質量類型,然后對產品( 或服務) 的質量進行相應的改進。企業要為顧客提供“必須質量”和“一元質量”, 避免“無關緊要質量”和“逆反質量”, 還要盡可能地提供具有“魅力質量”的產品或服務。在產品同質性日趨提高的市場環境下,只有能為顧客提供魅力質量的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由于顧客滿意的變化性和主觀性,產品同一質量特性對不同顧客、在不同時期,質量類型可能都有所區別。對企業來說,使產品盡可能地滿足目標市場更多顧客的需求,同時緊跟時代消費潮流和最終顧客的消費偏好, 這就是企業持續質量改進的過程。
二、強化員工的質量改進意識
企業由管理、設計、供應、生產、營銷等多部門組成,任一部門的差錯、疏忽或缺陷,都有可能給質量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質量改進是整體性的改進,整體性的優化,質量改進離不開全員參與,全體員工是完成質量改進的主體,這一點須在企業內形成共識。
三、質量成本管理是質量成本控制的核心
傳統的質量成本觀點認為,開展質量成本管理就是要為產品確定一個最低質量成本點,在這一點上,成本與質量保證值之間達到最佳平衡。對于現代企業而言,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質量不僅意味著節約,它還能幫助企業創造利潤。正確導入質量成本管理,推進企業持續的質量改進可以成為企業成功的重大驅動力,使企業獲得較強的戰略競爭優勢和較高的獲利能力及投資回報。從質量成本理論模型的演進中可以看出,企業持續的質量改進可以使企業成本持續下降。對于現代企業,持續質量改進并不是簡單地追求產品物理性能“無瑕疵”,而是要使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不斷地接近、達到甚至超過顧客的期望。推進企業質量持續改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持續研究顧客的需求,不斷更新質量目標;二是營造以顧客為中心的質量文化,制定系統的質量改進戰略;三是建立企業質量改進與顧客互動機制。
四、持續改進質量以提高質量績效
企業要不斷地取得成功, 就要承認本企業有不斷改進的需要。持續改進是增強能力的循環活動, 持續改進以自覺的、有計劃的、系統的質量改進為基礎。要做到持續改進, 必須做好下列三方面的基礎工作:
1、 使持續改進制度化。企業在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策劃時,必須將持續改進作為一個原則融入整個質量管理體系之中,即在質量管理體系涉及的所有文件、過程、程序、要求、職責中都體現持續改進原則,都應有指向持續改進的規定。在企業計劃中,將持續改進的目標分層落實到員工的工作崗位上,成為崗位質量職責的一部分,將技術職務、工資、獎勵制度與員工的質量持續改進績效掛鉤。
2、定期檢查,持續改進。定期對持續改進績效進行檢查是持續進行質量改進的重要內容,檢查的內容一般包括改進前的產品不合格率和質量總成本、改進成功后的目標值、實際取得的成效、資源的投入及獲得的利潤等。
3、 要展示持續改進取得的成果,表彰和獎勵有關人員。這些活動有利于鼓舞士氣、促進持續改進的深入開展。持續改進作為企業的一項職能,要求員工必須具備持續改進的概念、知識、方法,培訓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手段。持續改進“始于教育,終于教育”。通過培訓,使員工具備參與持續改進活動的能力,為持續質量改進打下必要的基礎。
【怎樣做好質量管控】相關文章:
怎樣做好費用管控06-06
如何做好質量管控07-26
如何做好項目質量管控07-21
做好預算管控的方法11-15
如何做好預算管控04-19
如何做好品質管控03-10
質量信息如何管控06-04
怎樣提升自我管控能力06-04
如何做好制程品質管控03-11
如何做好費用管控方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