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蒙古舞基本動作有哪些
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那么,蒙古舞入門的基本動作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蒙古舞入門基本動作是什么
一是通過肢體訓練達到肢體的解放,肢體的解放是把握蒙族舞氣質的基石;二是把握民族氣質;三是在把握氣質的前提下恰到好處的處理動作節奏。
在蒙古舞風格中,體現動態最鮮明、最有表現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有柔肩、聳肩、彈肩、甩肩、抖肩六種“肩功”,練就一番爐火燉青的肩功同樣不應尋求什么捷徑,而應一步一個腳印的從單一的硬肩訓練起。
如從硬肩到柔肩,柔肩即具有對硬肩的“夸張化”的特征,在相同的動態中柔肩應發力緩慢,形成對硬肩的聚集規律,通過訓練在松弛自如的狀態中具有力度韌性、彈性和靈活性。同樣,在訓練臂腕的過程中,也應以單一的提壓等開始練習。
蒙古族民間舞的風格特點:熱情奔放、穩健有力、節奏歡快,具有粗獷、剽悍、質樸、莊重的特點。
動作韻律特點:肩部動作豐富、靈活、富有彈性;腕部動作主要是在掌與腕平直的姿態上,以脆韌相間地上提、下壓手腕來帶動整個手臂的舞動。頭要穩,上身端莊,身體多為擺身、推身和靠身的動律。做各種步伐時雙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韌,雙腳落地扎實,腳下穩重,強調下沉的力量。
基本體態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傾,后背略后靠。仰頭,頸部稍后枕。
手型
四指伸直并攏、拇指稍翹自然旁開,五個手指在一個平面內,形成“板手”。
硬腕
雙手同時提壓腕、 雙手交替提壓腕
揉臂
以肩背肌肉推動鎖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后圓形揉動,同時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傳導。肩背揉起,肘、腕、手指連續相跟揉起。
揉肩
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后擺,同時右肩向后擺,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后扭動,同時肩略聳。
硬肩
動作基本與柔肩相同,動作要硬,干脆,節奏分明有棱角。
常用腳位
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大八字步位、弓箭步位、踏步位(一腳在前,一腳在后,用腳掌踏地)、大踏步位(在踏步位基礎上,雙腿拉開距離,成為前腿屈膝半蹲,后步繃直的動作)、點步位(雙腳站八字位,但一腳稍前于另一腳,用腳尖點地)、大點步位(在點步位基礎上,兩腿拉開距離,后路屈膝微蹲,前腿伸直點地)。
蒙古舞的肩部動作
蒙古舞肩部動作主要有硬肩、聳肩、柔肩、繞肩等,這些動作都具有靈活多變、節奏明快、形態豐富等特征。
(一)硬肩。
硬肩指的是以胸部與背部肌肉收縮的力量帶動肩胛骨做后縮前沖,手腕與手臂也應配合雙肩在交替收縮的過程中前后擺動。在運用該肩部動作時,應注意力度僵而不硬,確保以韌性連接,可依據情節、情緒等需要,分為快慢兩種,身體也可隨著肩部動作做出相應幅度的運動。
(二)聳肩。
聳肩動作是雙肩同時下放上端,不僅能單肩交替進行,而且還可雙肩連貫進行。在做聳肩動作時應確保肩膀直上直下,并且向上過程應充滿力量,向下時應輕松自然地回到原位。聳肩也稱為笑肩,這是因為該動作就像人開懷大笑時兩肩發出連續顫動時的動作。聳肩動作能展示出舞蹈作品中人物豪爽粗獷的性格特點及愉悅輕松的心情。
(三)柔肩。
該動作中,舞者的雙肩連貫且交替柔動,展示出一種端莊、優雅之美。在蒙古舞中利用柔肩動作表達主人公深刻內涵、表達情趣、描寫心理、刻畫人物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蒙古舞代表作《盅碗舞》中,舞者就用橫擺、雙擺、柔臂、柔肩動律背向觀眾拉開了舞蹈序幕。由于舞者背向觀眾,觀眾看不到其表情與面容,但是借助舞者背部及肩部的優美動作,觀眾不由自主會想象出她們姣好的面容、愉悅的心情、柔美的性格、端莊的形態,這就給觀眾留下了無窮美好的想象空間。
(四)繞肩。
該肩部動作分雙、單兩種。雙肩動作是舞者兩個肩膀同時前上后下繞圓;單肩動作是一只肩膀前上后下繞圓。在做該動作時,應保持頸與頭的平衡,雙肩自然放松,腰隨著以上動作前合后仰,展示出一種含蓄之美。比如,在蒙古舞作品《酒盅舞》中,舞者借助連貫而輕快的繞肩動作,配合靈動的形體變幻及橫擺、雙擺、繞手、柔臂動律,做出優美的交替壓腕擊盅、提壓腕擊盅、壓腕擊盅等動作,表現出作品中人物端莊、細膩、優美的姿態及歡愉喜悅的心情,并且還展現出了蒙古舞靈動、輕快的獨特風格。
【蒙古舞基本動作有哪些】相關文章:
印度舞的基本動作有哪些03-30
肚皮舞基本動作有哪些03-30
爵士舞的基本動作有哪些03-04
蒙古舞基本動作視頻教程04-01
蒙古族的基本習俗有哪些02-18
瑜伽的基本動作有哪些03-30
爵士舞基本動作要領有哪些04-28
摩登舞的基本功有哪些04-02
民族舞基本功有哪些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