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培養孩子能正視失敗的建議
培養建議一:不讓孩子在失敗面前逃避責任
失敗遠沒有人們想象中可怕,可是有些人在面對失敗的時候,總是喜歡為失敗找借口,逃避失敗的責任。然而,逃避責任這種消極的做法,對一個人的成長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要逃避失敗的責任,而應該正視它,逐步改進。
王亮是個勇敢的士兵,是領導眼中優秀的士兵,是戰友眼中有前途的士兵。但就是這樣一個被大家一致看好的士兵,卻在一次軍事演習中犯下了嚴重的錯誤,造成一個戰友當場犧牲。王亮為自己犯下的錯誤痛不欲生,悔恨至極。痛苦中的他決定退役,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但是,離開軍營的他,并沒有減輕良心上的負擔,戰友慘死的景象經常浮現在他的腦海中,他從此一蹶不振,一直生活在悔恨與痛苦之中。
有些時候,逃避失敗的責任可能會讓我們暫時安全脫身,但喜歡逃避的人注定很難在生活中獲得真正的快樂。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逃避只能讓他在困難面前變得更加渺小,讓他離希望和成功更加遙遠。如果他在面對失敗時,可以勇敢地接受、勇敢地擔當,那么,他就很可快速能走出失敗的陰影,迎來新的希望。
培養建議二:給失敗的孩子一些寬容
毋庸置疑,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功,都希望孩子能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所以,當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父母很容易表現出焦急的情緒,甚至有些父母還會指責孩子:“怎么又失敗了?”但這樣對待孩子的失敗,只會讓孩子不敢正視失敗,不能從失敗中走出來。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寬容,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失敗。
有一只梭魚被放進一個裝滿小魚的水池中,在梭魚餓了的時候它就把小魚吞進肚子里。過了一段時間,梭魚和小魚之間隔了一層玻璃,想要吃小魚的梭魚每次都會撞到玻璃上。慢慢地,梭魚不再企圖吃小魚了,當玻璃被撤走之后,梭魚依然不敢去吃小魚。最后,梭魚被活活餓死了。
在梭魚無數次的碰壁之后,它決定放棄。后來,玻璃沒有了,可梭魚心里的障礙還在。結果,梭魚只能在絕望中死去。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多給孩子一點寬容,孩子就會缺少勇氣面對失敗,那他很可能變得和梭魚一樣絕望。
李峰8歲那年,看到小伙伴騎著自行車上學很方便。于是,他就讓爸爸教他學騎自行車。爸爸帶著李峰來到空曠的地方,扶著他騎車。但是,在爸爸松手之后,李峰自己總是摔跟頭。爸爸一開始還給李峰鼓勵:“曉峰,不要著急,慢慢來。”可后來,曉峰騎車的技術一點都沒學會,反而摔得不輕。
看著有些不爭氣的李峰,爸爸有些不耐煩了。于是他語氣有些重地說:“這樣怎么行啊?看看怎么又摔下來了!”聽著爸爸著急的聲音,李峰心里更是害怕了。結果,本來就很害怕的李峰,再沒有勇氣踏上自行車了。后來,一直到李峰長大,他都沒有再碰過自行車。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失敗就像他學走路時摔跤一樣。父母給予孩子的鼓勵與寬容,讓他學會了走路。同樣,父母的寬容與鼓勵,也能讓孩子不懼怕失敗。其實,父母對孩子失敗的理解與寬容,是孩子走出失敗陰影的最大動力。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多和他溝通,讓他知道父母的寬容,從而使他有勇氣正視失敗。
【小結】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經歷失敗與挫折。孩子也一樣,在他去嘗試一件事情的時候,很可能等待他的并不是成功,有時候,孩子需要經歷很多的嘗試與努力才能成功。在孩子失敗時,父母應該及時給他鼓勵,讓他有勇氣正視失敗,走出失敗,走向成功。當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面對失敗時,也應該正視,而不是抱怨與回避。要給孩子樹立正視失敗的榜樣,讓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希望。
【培養孩子能正視失敗的建議】相關文章:
培養孩子的善良建議02-15
孩子天賦的培養08-16
怎樣培養孩子素質07-28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性08-21
怎樣培養孩子的毅力04-22
如何培養孩子的智力12-15
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10-24
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09-27
怎么培養孩子情商07-23
怎么培養孩子的個性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