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方法
1、樹立動態質量管理理念
動態質量管理是指計劃、實施、檢查和處置的一個不斷循環的管理過程。這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質量管理手段,又稱質量管理的PDCA循環。我公司項目上的質量管理往往還不能夠形成一種動態的循環的管理模式。比如在上一施工階段發生的質量問題到下一施工階段還會出現,這主要是在“處置”的環節上出了問題,我們往往在處置時還只停留在把具體問題解決掉的表層,卻沒有深入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及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以后再發生類似的問題,這就是動態的質量管理理念沒有形成。
2、樹立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處理質量問題除了技術措施還有組織措施、管理措施、經濟措施和合同措施等一系列措施。我公司是專業的鋼結構公司,項目上對質量控制方面往往集中在焊縫檢查這一塊,而對其它方面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做到真正的全方位、全過程質量控制,這也與公司相關專業人才不足有關。例如我們的質檢員學工民建專業的很少,與水電專業相關的質檢人員更是寥寥無幾,而非專業人員就很難全面掌握相關的質量控制措施。
3、建立目標管理,明確質量、工期、安全、成本四者的關系
按照項目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沒有明確目標的建設工程不是項目管理的對象。在工程實踐意義上,如果一個建設項目沒有明確的質量、工期、安全目標,那么它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不能稱為管理。作為一個項目的總組織者,應該組織技術、調度、安質、成本核算部門拿出各自的質量、工期、安全和成本目標。不同的部門由于工作性質的不同,都想讓自己的目標最大化得以實現,這個時候項目總組織者就要權衡四者之間的關系,訂立一個合適的綜合目標。根據項目的特點,如果確實需要加快進度,那就要求在質量和安全控制方面加強管理人員的投入,實現各方面的協調、平衡,這樣才能使工程沿著一個可控的方向發展。
4、針對現場復雜多變的環境制訂相應措施
前面已經提到,施工現場的水文、地質和氣象等自然環境,通風、照明、安全、衛生防護設施等勞動作業環境,以及由多單位、多專業交叉協同施工的管理環境都會對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所以我們的管理者要能夠適應施工現場變化無常的環境,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從而保證工程的質量處于可控制狀態。
5、嚴格落實質量責任制度,獎懲分明
質量責任制是企業的“法律”,是管理者分配質量任務、追究質量責任的依據。質量管理的一條重要的理論是:“工作的質量決定著產品的質量”。管理者的工作質量就是能夠明確每個部門每個職工的質量責任,做到獎懲分明,這樣才能強化職工的質量意識,使質量控制同時得到強化。
6、正確引導施工班組,做好質量“三檢”制度
做好質量“三檢”制度的關鍵就是要讓各工序的班組明白自己應該自檢及互檢些什么內容,這就要求根據各班組的性質制定不同的檢查內容。比如該工序的班組在自檢的時候主要檢查的內容是: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是否有遺漏的現象;是否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以及完成工序質量的合格性。在互檢這一環節,下一工序的作業班組主要檢查的內容是:上一工序所形成的現狀是否影響本道工序的實施;如果影響應及時提出并配合及時整改。而“專檢”主要是根據施工圖紙、技術交底和施工規范的要求,對所完成的工序進行檢查驗收,這一環節主要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另外過程控制非常重要,有些質量缺陷一旦形成,整改起來非常困難,且整改效果不一定特別理想。
7、做好原材料的控制,把好源頭關
原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如何控制好原材料的質量是我們現階段面臨的一個難題。我公司可以考慮建立一個自己的材料試驗室,這樣可以縮短試驗的時間,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但這只是原材料管理的一個方面。還要加強材料進場的各項檢查和材料的儲存、標識、運輸、發放等各項工作,這就要求我們的物質部門人員配備方面要有一定得專業素質。
8、樹立服務的理念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原則中的第一條就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組織要依存于顧客。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的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的合理要求,并爭取超越顧客的期望。這是企業質量管理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點。而我公司有些項目的領導這方面意識比較淡薄,甚至不把業主的管理當作一回事。這樣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動局面。我公司是一個生產建筑產品的企業,在出售建筑產品的時候也在出售著自己的服務。只有樹立這種服務意識,才能端正工作態度,認真聽取業主的意見,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管理。
總之,質量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全面的、綜合的管理工作。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品牌形
自身質量的管理水平,它需要建立一個長效的運行機制。
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們要盡量做到知人善任,讓管理創造最大效益。那么怎樣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好自己的團隊呢?從這個角度認識,筆者以為管理者要首先具備一雙能夠識人的慧眼,充分發現團隊當中的優勢和劣勢,正確調動積極性發揮團隊的能動效應為企業不斷創造更大價值。
一、認識優點 認識優點說到底就是要看到員工的長處,作為管理者我們每天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工作有好有壞標準不一,遇到某種現象達不到要求我們很可能就會要進行批評和教育。很多時候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就會問一個為什么,隨后就會就事論事的指責和批評,甚至會因失誤而處分員工。每每此時,作為管理者我們又是否看到這個員工的優點呢?這么說來是不是員工有了問題我們就不能夠批評了,不能夠指出他的失誤和錯誤了嗎?當然不是,而是要我們首先考慮事情的原委,把事實調查清楚,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并且要講究方法和策略。筆者曾經認識一位知名的老總,平時和朋友態度和藹為人謙和,但是對員工卻口碑不好,以至于員工怨聲載道。 筆者以為任何人都是有長處的,否則的話我們也不可能啟用這個人,那么當我們使用了此人以后,絕對不會每天都要捧著他去干活,更多的時候是在發號施令。時間一長我們就漸漸的忽略了此人的長處,談到更多的是按照我們自己要求的思路,這樣一來,很多時候成了行外人管理行內人,作用和效果可見一斑。
二、激勵前進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突出的勞動模范,而他卻知道怎樣帶好團隊,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教育學當中有一個關鍵詞叫做“啟發教育”或者叫“賞識教育”,什么叫啟發教育呢?顧名思義就是用啟發的方式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方法延伸到管理領域,暫且叫它“激勵管理”。激勵管理就是充分認識到職工的內在潛力和優點,不斷進行激勵和鼓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繼而發揮團隊作用,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這就要求我們在管理工作當中,要講究管理方法和方式,比如如何激勵員工,這是一個可以長篇大論的課題。簡言之就是要認識到員工的優點發揮其特長,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激勵員工不單單是靠管理者的只言片語,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激勵措施和機制,比如物質、比如精神等等。但是搞管理就要從激勵出發,比如我們每天喊同一句口號,那么這句口號就可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精神的支柱。其中有不少企業在做企業文化的時候已經選擇了這種方式,作為管理者如果每天對員工說“我相信你能行”“你沒有問題”“你做得很好”等鼓勵語言,員工是不是會增加自信工作的更好呢?
三、正視缺點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天地本不全,萬事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我們在管理當中盡量不要苛求別人完成自己所不能及的工作。有的管理者善于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以此顯示自己所具有的管理才能,其實這在管理當中是最忌諱的弊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首先是能夠認識到員工的錯誤,其次是能夠正視錯誤善待員工,以寬大的胸懷寬待員工給他指出確定的同時,又給他一條明路和一次改過的機會。這樣,員工機會認識到錯誤還會感到你的善意,更加尊重你。但是在我們企業管理當中,往往是事與愿違,大多是想得很好說得不好,講得很好做得不好,制度很好執行不好,這樣的管理最終是一人說了算,回到了管理的叢林時代。 正視缺點不是忽視缺點,更不是護短,而是面對缺點的時候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曾聽老同志這樣說過:“有了錯誤不要緊,改了還是好同志。”這句話應用到管理當中應該是很明確的一個觀點,也是我們值得借鑒的。 其實,說到底作為一個管理者他的眼睛非常關鍵,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認識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方法】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質量管理水平06-04
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方法07-20
如何提升企業管理水平02-22
企業員工的激勵方法11-14
企業激勵員工的方法06-04
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法06-04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12-18
怎樣提升管理水平12-20
管理水平怎么提升11-18
企業流程管理優化方法12-08